山东鲁中物流发展有限公司
新闻详情

必须要增强危机意识

发表时间:2024-10-23 08:46

      新一轮钢铁“严冬”正愈演愈烈!

    “三分之一钢企要关门”的声音不绝于耳!

      如何“活下来”,已成为钢铁企业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严肃话题。那么我们呢?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,每个人是否意识到我们的企业已身处危机之中?是否仍惯性地寄希望于市场回暖、行业好转?是否已正视到我们自身存在的差距和短板,找到了有效的“御寒”手段?从当前的现状来看,我们仍然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,达摩克里斯之剑仍然高高地悬在我们的头顶。

多位业内权威曾作出判断:这一轮钢铁“严冬”很可能比预想得更长、更冷、更加难熬。当前钢铁行业形势较2008年、2015年更加严峻。

8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1至7月份,钢铁行业亏损27.6亿元。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消息,9月份首周,钢材价格又大幅下降,并创下2016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点。近期钢价虽有所回升,但受供给释放过大、需求不及预期影响,上涨动力略有不足。

尽管当下市场出现了一丝上扬的势头,我们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,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,但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不小差距。目前,我们的盈利能力、治理体系、运营质量、人事效率、创新活力、激励机制等等方面的问题更加凸显!此刻,我们如不再增强危机意识、迎头赶上,我们就会面临更严峻的生存挑战。

解决危机的第一步,是要承认差距的存在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每天都在研究问题、研究失败。华为公司在国内市场一骑绝尘,形势大好时,华为人谈的却是“华为的冬天”,从《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?》到《华为的冬天》,都是华为人忧患意识的体现。盛极一时的王安公司曾不断推出新产品,开创了办公自动化新纪元,却自傲于自己产品的科技水准,没有及时根据用户的要求调整产品的功能,错过战略转型期,最终丢掉市场淘汰出局。

“生于忧患、死于安乐。”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中,我们已连续数月亏损。市场还能允许我们亏多久?我们还能撑几时?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,仍以“躲进小楼成一统,管他冬夏与春秋”的心态不思进取,或以“鸵鸟心态”畏首畏尾、逃避困境,那我们真就如黑夜中行走在悬崖之上,随时都有坠崖的可能。若没有刮骨疗毒、壮士断腕的壮举找齐差距并居危思进、迎头赶上,就很可能成为此次危机的出局者。

居危思进,要有躬身入局的姿态。企业的生死存亡、改革发展事关每名职工的切身利益,任何一个职工都无法置身事外。企业和职工是使命共担、责任共尽、情感共融、利益共享的整体,山钢改革求生依靠的是各板块的协同支撑,依靠的是两万多名山钢人的共同奋斗。作为山钢集团利益共同体的一份子,我们绝不能冷漠旁观、不推不动、听之任之,而是要把自己摆进去、把职责摆进去、把工作摆进去,把自我放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中,积极担责、主动履责,与企业同心同向、同频共振,共同打开机遇之门。

居危思进,要有正视差距的勇气。我们曾经位列行业第一梯队、有叫得响的拳头产品,但过去领先,不等于一直能够走在前列。当既成的习惯成了前行的阻力,当别人在跑我们在走、别人在冲我们在跑的时候,差距已慢慢拉大。以永锋临港为例,他们生产创高效、成本求最优的成绩有目共睹。反观自身,我们的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仍不高,产品竞争力不够强,缺少“独占鳌头”的核心技术、“先人一步”的商业模式、“高人一筹”的品牌经营。我们必须承认差距、正视差距、赶超差距,方能在这场惨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生的血路。

居危思进,要有攻坚克难的信念。历经多年改革转型、峰回路转的发展淬炼,山钢改革的活力得到释放,干事创业的氛围逐渐浓厚,干部职工的归属感、认同感不断提升。在迎难而上、绝地求生的关键时刻,我们既要强化危机意识,也要增强信心决心。既不能盲目乐观,也不能消极悲观,要将对企业的认同感化为紧迫感、使命感、责任感,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,引领企业改革求生、创新超越。

意志如铁,征途如虹。我们坚信,哪怕山再高、路再长,风再大、浪再急,只要我们每一名山钢人都以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的笃定意志,以强烈的责任感、使命感和危机感与企业同冷暖、共奋进,就一定会在时代与命运的航道上刻下自己的印记。   (山钢传媒祝叶)


业务:0531-76820785
招聘:0531-76821729

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南岭大街28号
sdlgqy@126.com